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口腔癌預防:遠離口腔癌 檳榔麥擱哺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27   文/蔡秉芸


近來國人聞塑化劑色變,任何食品只要與塑化劑沾上邊,民眾皆避之唯恐不及;其實在我們生活週遭有許多東西,健康危害比塑化劑更大、更明顯,多數人卻習以為常,「檳榔」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約九成口腔癌 與嚼檳榔有關


許多文獻和研究都證實,嚼食檳榔會引起口腔黏膜病變,導致口腔癌,估計9成的口腔癌與嚼檳榔有關。因此,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早在2003年就將檳榔籽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質,即使不加任何配料,本身就具有致癌性。

癌症關懷:《希望在路上》鼓勵抗癌鬥士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日期: 2011/08/27  黃天如/台北報導


抗癌路上的艱辛與感動,只有走過的人才知道。為鼓勵全國四十萬名癌友勇敢抗癌,癌症希望基金會拍攝《希望在路上》紀錄片,期望透過四名癌友真實的生命故事,集結更多社會力量向癌友說「讚!」幫助他們迎向重生的曙光。


《希望在路上》昨天舉行首映會,兩年多前發現罹患肺腺癌的蕭萬長副總統,也以癌友身分出席。他說,「接受手術治療後,雖然我的肺少了一塊,人生卻增加了勇氣、信心與樂觀。」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癌症治療:賈伯斯抗癌路 雙面刃架脖上

資料來源:REUTERS  日期: 2011/08/25  


和蘋果公司(Apple)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同樣患有罕見癌症的病患,由於用藥會降低抵抗力,若癌症復發將更難打勝仗。


蘋果共同創辦人賈伯斯今天表示辭去執行長職務。他於對抗罕見胰臟癌及其他健康問題多年後,曾於1月請病假,但未透露病情。


賈伯斯罹患的是罕見的「胰島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

癌症預防:維他命D值和非黑色素瘤皮膚癌有關

資料來源:24drs.com 作者:Laurie Barclay, MD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24drs.com】根據線上發表於815皮膚科學誌(Archives of Dermatology)的健康維持組織世代(HMO)研究結果,非黑色素瘤皮膚癌(nonmelanoma skin cancerNMSC)隨著個人的維他命D值增加,但是紫外線(UV)輻射曝露是可能的干擾因素。


密西根州底特律亨利福特醫院皮膚科Melody J. Eide醫師等人寫道,NMSC的發生率(包括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和麟狀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在過去數十年間上升,特別是年輕婦女。曝露於日曬和皮膚癌的流行病學證據有被明確建立,UV射線曝露被視為是NMSC的一個重要風險因素,特別是SCC。有關維他命D值和皮膚癌的關聯並不一致。

乳癌篩檢:乳房攝影車 篩檢跑透透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25 【記者簡麗春/基隆報導】


台灣乳癌發生率逐年增加,早期乳癌的發現率,卻遠低於歐美,乳房攝影是有效偵測早期乳癌的利器,暖暖區衛生所為了讓女性更方便做乳房攝影,安排了乳房攝影車,到社區設站篩檢服務,大家不需要舟車勞頓,也不用花時間在排隊等候,輕輕鬆鬆就能完成乳房攝影檢查。

乳癌關懷:淺談乳癌術後居家復健照護

活動名稱:淺談乳癌術後居家復健照護


活動日期:201196上午1000分至1100


活動類別:健康講座


活動主講人: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 彭媺涵


主辦單位:振興醫院


活動地址:台北市北投區振興街45(第二醫療大樓一樓衛教室)


 


聯絡電話:02-2826-4400#25812583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29/78/2xprw.html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癌症治療:電腦刀治攝護腺癌 讚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25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逐年增加,已躍居男性癌症第五位,死亡率排名第七位,好發年齡在65~75歲之間。奇美醫院電腦刀中心醫師林奎利指出,電腦刀治療攝護腺癌,可提供患者更佳選擇。


電腦刀治療是屬於「治癒性」的放射線手術,結合了放射治療的「不侵入性」及開刀手術的「高準確度」兩項優點,並可降低副作用產生。 林奎利 醫師說,對於早期攝護腺治療,進行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或採用傳統放射治療,都有不錯的治療結果,但其產生的副作用亦不少,手術可能造成性無能或大小便失禁,傳統放射線可能造成出血性膀胱炎或腸炎,因此讓病患躊躇或拒絕進一步治療。

癌症預防:北市男性罹癌率攀升 為女性1.6倍

資料來源:台灣立報 日期: 2011/08/25  史倩玲


根據臺北市政府主計處最新發布的統計顯示,民國99年臺北市男性癌症(即惡性腫瘤)粗死亡率為每10萬人219.66人,女性為137.69人,男性約為女性的1.6倍,而兩性10大主要癌症死因之首均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

癌症治療:龜息蛋白催化 癌細胞長得快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日期: 2011/08/25  李宗祐/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副所長陳瑞華研究團隊領先全球發現,癌細胞在缺氧狀態時,會誘發產生「KLHL20」蛋白,幫助癌細胞趁隙加速生長。這項發現成功破解癌細胞透過「龜息功」,在缺氧環境快速生長的科學謎團,為治癌新藥研發開闢新途徑。


正常細胞在缺氧環境應會慢慢凋亡,癌細胞反而受到刺激、快速生長,當腫瘤不斷長大,氧氣就會供應不足,誘發癌細胞更快速成長。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腸癌飲食:大腸直腸癌病友衛教講座

活動名稱:大腸直腸癌病友衛教講座


活動日期:2011828上午930分至1200


活動類別:健康講座


活動內容:提供病友術後飲食、運動與化療等照護資訊


主辦單位:三軍總醫院


活動地址:三軍總醫院內湖院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二段325)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腸癌症狀:《保健錦囊》大腸癌病灶不同位 表現有差異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23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消化道出血常造成排便顏色的反常。中醫師林坤成表示,若糞便呈黑色類似柏油,不能排除胃出血的可能性;血色鮮紅則是近端血,腸道或痔瘡出血機率較高;但須檢驗鑑別。


不過,有時出血不見得會造成糞便顏色明顯改變,中醫師林坤成提醒,還是要找道出血的原因,同時細微的出血未必能從肉眼察覺,必須檢驗方能得知。

肝癌預防:〈愛肝加油站〉肝血管瘤 不會轉變為肝癌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22 文/許金川


Q:我的兒子今年34歲,有B肝帶原,平時身體很好,是體育健將,在公司也很受老闆器重,他大概每半年到一年追蹤一次,抽血指數都正常,腹部超音波只看到血管瘤。


可是上週他再去追蹤時,超音波卻發現一顆新的腫瘤,已經有5公分大,胎兒蛋白指數升高到80,醫師請他趕緊到大醫院檢查,做了電腦斷層,確定是肝癌,請問肝癌有可能長這麼快嗎?會不會是血管瘤轉變為肝癌呢?他一點症狀都沒有。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肝癌治療:肝癌晚期患者 竟是健保孤兒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日期:2011/08/22 05:30 李盛雯/台北報導


肝癌每年平均奪走七千多名國人性命,發生率也居高不下。台灣肝癌醫學會秘書長王鐘貴表示,台灣肝癌治療領先亞洲,近年來在醫界共同努力之下,肝癌發生率排名已從榜首降到第二名,死亡率也降至第二位,排在肺癌之後。為了早期診斷肝癌、改善病患的生活品質,台灣肝癌醫學會邀請多位學者專家,一同探討肝癌最新治療方式,並呼籲標靶藥物治療應及早納入健保,為台灣晚期肝癌患者尋求生機。

肺癌徵兆:狗可以嗅出肺癌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日期: 2011/08/18


德國的研究發現,透過訓練,狗可以用鼻子判別肺癌患者,即使病情還處於初期階段,狗鼻子一樣靈驗。


在一家醫院進行的研究中,受過訓練的狗,透過嗅聞肺癌病患的氣息,辨識癌症患者,準確率超過七成。

腸癌篩檢:新糞便潛血檢查 腸癌偵測率96%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18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不少民眾仍有檢驗大便篩檢大腸直腸癌「不太準」的刻板印象,國內最新研究卻發現,新式的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腸癌偵測準確率高達96%,但國內的中壯年民眾的篩檢率卻低到只有22%。醫師認為,腸癌發生人數高居各項癌症之冠,若能全民篩檢,將可使發生率與死亡率大幅下降。


台灣每年新增11000名大腸直腸癌患者,死亡率則是十大癌症第三位。台大醫院團隊針對2800名受檢者研究,近400名篩檢為陽性個案中,有160人有大腸病灶(息肉、出血、癌症等),並有28人罹患腸癌,27人被偵測出來,偵測率高達96%。論文日前發表在知名期刊CMAJ期刊,備受矚目。

癌症治療:美FDA首度批准皮膚癌基因鏢靶藥物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日期: 2011/08/17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經首度批准一種治療皮膚癌的鏢靶藥物,針對在半數皮膚癌病人身上所發現的基因突變黑素瘤進行治療。


這種新藥丸名為澤波拉夫(Zelboraf),由羅氏藥廠製造。美國食品藥物局也同意進行測試,以掃瞄病人的突變基因。


這種新藥曾經對675位分別接受澤波拉夫或其他化學治療藥物的病人,進行研究。這項研究雖然還在進行,但是服用澤波拉夫的病人,有77%活了下來;而服用另一種舊藥的病人,則有64%的病人存活下來。

癌症症狀:膀胱癌典型症狀 血尿!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1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膀胱癌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血尿,但有些人一時大意未特別留意。對此,署立豐原醫院泌尿科主任李昇平表示,膀胱癌通常會出現血尿,而且是無痛性血尿,臨床上,約有九成的患者有這種症狀,只是有罹患膀胱癌的患者,後來被問起是否有過血尿時,才想到兩、三年前曾有過,只是沒有太在意。


李昇平主任指出,這些患者因為服用藥物後過兩天就好了,所以也就不在意,但這就是膀胱癌的警訊。如果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十年存活率可達百分之九十八,然而,如果拖到末期才發現到膀胱癌,則只有百分之九的人可以活過五年。

乳癌治療:乳癌諱疾忌醫 小硬塊成巨瘤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17 


婦人單側乳房腫瘤宛如籃球大小,未婚熟女乳癌體積如同小玉西瓜;醫師葉名焮昨天說,2名患者諱疾忌醫,放任小硬塊長成巨癌,他呼籲乳癌患者應及早就醫。


高雄榮總一般外科醫師葉名焮及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醫師莊捷翰昨天共同在記者會中感慨,仍有乳癌患者用消極或恐懼心態延誤就醫。


葉名焮表示,最近遇到小硬塊長成巨癌的乳癌患者求醫的臨床病例。

2011年8月18日 星期四

腸癌徵兆:研究:40歲以下大腸癌 多屬晚期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17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


國外醫界認為大腸癌趨向年輕化,但台灣小於40歲的大腸癌病患數字平穩,不過,台南奇美醫院研究發現,小於40歲且沒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病人,確診時多屬晚期、預後差,5年存活率甚至比80歲以上的患者來得不理想。

乳癌治療:癌症防治-乳癌骨轉移 口服化療藥長期抗戰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日期: 2011/08/17  李盛雯/台北報導


乳癌轉移別放棄!只要積極治療可以有較長的存活期,尤其是骨轉移患者。彰化基督教醫院乳房外科專科醫師陳守棟表示,乳癌最常見的骨轉移,因為存活期長,只要妥適接受治療,存活十幾年以上大有人在,尤其新型口服化療藥問世後,一週一次口服,方便且副作用較傳統針劑化療溫和,特別適合骨轉移患者之長期服用。轉移骨骼的乳癌細胞長得較慢,較適合以荷爾蒙療法及口服化療藥之長期溫和療法來拉長戰線。

癌症預防:肥胖和癌症之間的關聯備受矚目

資料來源:24Drs  作者:Nick Mulcahy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24drs.com】目前一篇探討肥胖與癌症關聯的研究中,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CI)付款項給「能量學與癌症之跨科別研究(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Energetics and CancerTREC)」這項計畫主題,這個總值4500萬美元、為期5年的計劃也將研究預防肥胖的方法,特別是對於孩童與癌症存活者。


這篇計畫的研究目標涵蓋肥胖的生物與生理機轉,行為、社會文化及環境對營養、運動和體重的影響。根據即將成為TREC之協同中心的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聲明稿,所有研究的潛在主題在於致力瞭解能量學(轉變時的能量)和癌症之間的關聯。

癌症預防:高風險婦女並未轉診進行癌症基因諮商

資料來源:24Drs 作者:Jim Kling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24drs.com】根據線上發表於725癌症(Cancer)期刊的研究,對於一般風險的婦女,醫師會依循建議為其中的71%評估BRCA1BRCA2乳癌基因突變風險,但是,對於高風險婦女則只有41%


第一作者、疾病管制中心癌症預防與控制組Katrina F. Trivers博士等人寫道,對於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的婦女,70歲時發生乳癌的累積風險,BRCA1BRCA2基因者分別是57%49%70歲時的卵巢癌風險則分別是40%18%

癌症症狀:急診室內的癌症病患…當時的徵兆?

資料來源:24Drs 作者:Nick Mulcahy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24drs.com】研究作者與其他專家都認為,71臨床腫瘤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一篇探討北卡羅來納州急診就醫情況、癌症病患急診的研究,為腫瘤醫學界的急救作為提出深入瞭解。


北卡羅來納州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員發現,該州在2008年約有410萬例急診就診,其中有27,644名癌症病患共就診37,760次;據估計,北卡羅來納州約有358,200名癌症存活者,依這個數據看來,一年約有7.7%的癌症病患看過急診。

癌症預防:研究:女性吸菸 膀胱癌發生率增至50%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日期: 2011/08/17 


根據16日發表的一項美國研究,抽菸婦女罹患膀胱癌的風險升高,在女性膀胱癌病例中,約有半數是因為抽菸而染病。


過去的研究顯示,婦女罹患膀胱癌,有20%30%是因為抽菸所導致。而最新的研究發現,這個比例已經突破50%

癌症預防:抑制蛋白質 咖啡因可抗皮膚癌

資料來源:法新社 日期: 2011/08/16


 美國今天1則最新研究指出,咖啡有助殺死可能發展成腫瘤的受損細胞,減少患皮膚癌風險。


這起研究發現,適度攝取咖啡因,或甚至把咖啡抹在皮膚上,都可能防止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發生。非黑色素瘤皮膚癌是所有皮膚癌中最普遍的一種。


研究人員透過基因改造,發展出能抑制ATR蛋白的老鼠。這些老鼠就算暴露在紫外線下,仍能抵抗癌症。

癌症治療:標靶藥延命 基質瘤癌母嫁女了心願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日期: 2011/08/15


一名50多歲婦人腹脹、食慾不佳,體重下滑,送醫檢查發現腹腔內15公分大腫瘤,大腸鏡檢查確定是「間質層」長出來的胃腸道基質瘤,腫瘤雖破裂,但盡量以手術切除,術後追蹤情形無恙,四年後再復發,幸好經手術切除及第一線標靶藥物控制,目前恢復狀況良好,並得以看到女兒出嫁,十分快慰。

2011年8月17日 星期三

口腔癌預防:口腔癌防治 戒除檳榔、抽煙及喝酒

資料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日期: 2011/08/15 


預防勝於治療,尤其以口腔癌而言,遠離高危險因子,拒絶檳榔、菸、酒,就是挽回健康的第一步。衛生署也全力推動口腔癌篩檢,針對30歲以上嚼檳榔、吸菸者的高危險族群,可到耳鼻喉科或牙科接受免費口腔篩檢;臺東縣鹿野衛生所818號將在瑞源村瑞源老人活動中心辦理口腔癌防治衛生教育宣導,特聘請花蓮陽光基金會講述口腔癌防治講座,請各位民眾踴躍參加。

癌症飲食:消化道癌病友 也可健康吃好料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12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飲食精緻化,使得現代人罹患大腸癌等消化道癌症比例增加,53歲的 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台中榮總營養室昨天為消化道癌症病友設計了8道營養及高熱量的菜餚,希望癌友吃得健康,一般人吃也很營養。


病友 先生昨天也現身說法指出,在發現罹患大腸癌之前,他的菸齡近20年,且家中是開羽毛加工廠,所以常交際應酬要喝酒,直到今年4月覺得腹痛,大便變成長方形且有血便,5月至醫院檢查,照大腸鏡才知道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幸未蔓延。

癌症治療:美研究 基因療法可消滅血癌腫瘤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日期: 2011/08/12  諶悠文/綜合報導


美國科學家首次利用基因療法,成功消滅白血病(血癌)末期患者體內的腫瘤,雖然只有三名患者參與第一階段試驗,但治療效果比預期良好,獲致廿年來癌症研究的重大突破。


賓州大學研究人員利用基因轉殖技術,改造末期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最常見的白血病)病患的自體T細胞,使之鎖定並攻擊血癌細胞表面的「CD-19分子」,再將這些T細胞注射回患者體內,在其體內增生,成為追殺血癌腫瘤細胞的「連環殺手」。

2011年8月15日 星期一

癌症治療:早期攝護腺癌微創手術保性福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日期: 2011/08/12  黃依歆/台北報導


近年國內攝護腺癌的發生與死亡率呈倍數成長,但國人對於該疾病較忌諱就醫。目前針對年紀較輕與早期的攝護腺癌症病患,有成效極佳的微創手術可參考。


■適用較年輕與早期患者


三總泌尿外科主任查岱龍表示,早期攝護腺癌症狀不易察覺,易與攝護腺肥大搞混,例如頻尿、解小便困難、尿的口徑變小、甚至疼痛及血尿等。早期診斷出攝護腺癌,5年存活率非常高。

乳癌預防:想要遠離乳癌 運動比飲食更有效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11 文/陳慶耀


乳癌是台灣女性最好發的癌症,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最新報告,全台灣單是民國97年一年就有8136位女性罹患乳癌;在美國,更是平均每8位女性就有一人是乳癌患者。


◎要如何吃,才不會得乳癌?


很多人認為癌症是吃了不好的食物引起的,然而這是過度簡化的想法,癌症的生成遠比「食物」這個單一影響來得複雜。


根據最近美國全國性一項由4萬多人參與的大型研究,發現多吃蔬菜、水果、穀類,並不能減少乳癌發生率。但是,運動和減重可以明顯降低乳癌發生率。因此,若期望由飲食來預防乳癌,幫助有限;反而是藉由運動維持良好身材,才是有效的方式。

癌症篩檢:定期篩檢 遠離口腔癌威脅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8/09  


大林慈濟醫院「大腸癌防治聯合服務站」今天發現有多名民眾口腔有白斑症狀,若不治療可能演變口腔癌。口腔癌是雲嘉地區民眾常見疾病,應定期篩檢才能早期發現、治療。


大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名男表示,配合嘉義縣衛生局,即日起至9月底,在醫院大廳設立「大腸癌防治聯合服務站」,除了口腔癌篩檢外,並提供大腸癌篩檢容器,方便民眾帶回家中採集檢體。

癌症篩檢:台北醫院滿分八八節 免費篩檢攝護腺癌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09 【記者張添福/新北報導】


衛生署立台北醫院為了守護爸爸及全家人的健康,特於 八月八日 父親節舉辦「健康滿分八八節,癌症篩檢守護您」活動,提供一百名男性免費篩檢攝護腺癌,並針對四大癌症:口腔癌、大腸癌、乳癌、子宮頸癌進行免費篩檢活動。


台北醫院泌尿科主任洪錦雄表示,攝護腺癌是男性特有的癌症,發生率隨著年紀的增加而逐漸上升,常見於六十至八十歲間的男性,但近年來已有年輕化的趨勢,有不少六十歲以下的男性被診斷出罹患有攝護腺癌。

癌症治療:治癌新宣言:每周運動2.5小時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8/08


麥米蘭癌症援助慈善基金會的研究報告指出,醫師應該建議所有正在接受癌症治療的病患,至少每週運動2.5小時。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7日報導,麥米蘭基金會(Macmillan Cancer Support)認為,醫生經常建議患者接受治療後好好休息,並放鬆心情,這樣的觀念已經過時。


研究結果顯示,運動可以降低因癌症致死的風險,以及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

2011年8月14日 星期日

癌症治療:卵巢癌基因現蹤 新藥研發有解

資料來源:路透  日期: 2011/08/08  


科學家今天表示,帶有RAD51D缺陷基因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率接近1/11。這項結果是科學家口中逾10年來尋找卵巢癌基因的過程中,最重大的發現。


英國癌症研究協會(Cancer Research UK)表示,找出卵巢癌高風險女性的檢驗法,預計將於幾年內問世,這可能使部分為了戰勝卵巢癌的女性病患,因而決定移除卵巢。


這項發現也應會加速新藥研發的腳步。


實驗結果已顯示,帶有缺陷基因RAD51D的細胞,對PARP抑制劑敏感。PARP抑制劑為治療癌症的新藥,用以對抗1種已知乳癌與1種已知卵巢癌缺陷基因BRCA1BRCA2所導致的癌症。

癌症治療:清華新研究成果 癌症機轉揭密

資料來源:民視新聞  日期: 2011/08/08  


國內科學界對於癌症的研究,又前進一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的研究團隊,找到正常細胞轉變為癌細胞的關鍵訊號,研究團隊希望這項研究的結果,可以讓醫生早點診斷出癌症,或阻止癌細胞的形成。


癌症始終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科學家過去數十年也積極尋找,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方法,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李佳霖,解剖時無意間發現,以前以為癌細胞才會有的蛋白質,其實有可能正是引起正常細胞突變,成為癌細胞的原因。

口腔癌預防:《牙醫二三事》口腔扁平苔癬灼熱刺痛有癌變可能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08 文/ 楊沛青 教授


太太這陣子工作繁忙,常加班熬夜壓力較大,在臉頰兩側口腔黏膜出現有灼熱刺痛感覺,每當在吃較刺激的食物,尤其是酸辣或比較燙的食物時,黏膜感覺更特別敏感,而且有時候會有像嘴巴破皮般的潰瘍和疼痛。最初 太太以為是太忙太累造成火氣大引起的,就自己買了西瓜霜和口內膏來擦,偶爾也吃一些降火氣的偏方,但似乎效果有限,還是常常會每隔一段時間類似症狀就會再發作。

口腔癌治療:口腔癌患擔心治療損外觀失工作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08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爸爸一直是我心中的無敵鐵金剛,而且我們把所有的勇敢都給他了!」「重新‧微笑吧!」徵文比賽得獎者 小姐,在文章中細膩描述爸爸罹患口腔癌後,全家人的心情轉折。


小姐寫道:「爸爸說如果能再張嘴吃飯,他要大口吃他最愛的牛肉麵。可惜他只能喝牛肉湯。如果能再回復原本的面貌,我不會害怕鏡子,因為我以前長得比劉德華還帥…我想說,爸!你沒變啊!在我眼裡你依然是我最帥氣的爸爸!」

乳癌治療:勤能補拙創口碑 杜世興熬夜守護乳癌患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日期: 2011/08/07 【高麗玲台北報導】


國泰醫院乳癌中心主任杜世興是國內知名乳癌外科醫師,但他當住院醫師時,卻曾連縫傷口的線都綁不好,被外科醫師嗆:「不是走外科的料!」但他勤於學習,練就好刀法,現在他下午才開的診,天還未亮就有病患去排隊,就是想掛上杜世興的門診。


杜世興每周三固定下午、晚上各開一診,但清晨4時許,國泰醫院前已有人龍,為的就是要領限量號碼牌,欲掛杜世興的門診,下午1時許開始的診,一看就到三更半夜,看到隔天凌晨1時、2時是常態,也因此每周四凌晨,國泰醫院外總有許多計程車司機排班,形成宛如酒店的特殊景觀。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癌症預防:綜合維他命 無助於老菸槍免於罹癌風險

資料來源:新頭殼   日期: 2011/08/06   洪聖斐/編譯報導


許多老菸槍以為服用綜合維他命,就能保護自己免於受到香菸中的負面物質影響,可以安心地多抽幾根菸,但最新的研究顯示,他們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英國《成癮學》雜誌(Addiction) 82刊登我國中山大學邱文彬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所做出的研究成果,指出某些老菸槍以為,服用維他命可以降低他們罹患癌症的風險,結果反而更抽得更兇,導致影響身體健康的風險更大。

口腔癌徵兆:亞洲最小 台7歲童口腔癌 拔牙傷口遲未癒 長膿就醫才發現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日期: 2011/08/06  【邱俊吉╱新北報導】


一名7歲的廖姓男童拔牙後,傷口拖2個月無法痊癒,甚至長出膿包,就醫才知罹患口腔癌,所幸切除癌化組織後,昨已順利出院,醫師表示,此為亞洲年紀最小、全球第2小的口腔癌患者,建議民眾若察覺口內傷口2周沒復元,須就醫檢查。男童父親說,會珍惜重生機會,「要孩子長大做好人、做好事。」


收治病例的台北慈濟醫院口腔顎顏面中心主任夏毅然昨說,廖小弟今年初拔除乳牙後,傷口始終沒癒合,就醫才發現罹患初期口腔癌,根據文獻記載,全球過去40年僅有612歲以下患者的報告,其中最小是6歲,此例是第2年幼病童,但應是亞洲年紀最小病例。

癌症篩檢:攝護腺篩檢 別一窩蜂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日期: 2011/08/06  邱俐穎/台北報導


 


定期做「攝護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無法降低攝護腺癌死亡率,還可能造成身體不必要的傷害?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昨引述國外大型研究,表示沒有充足證據顯示做PSA篩檢可降低攝護腺癌死亡率,提醒民眾篩檢具有局限性,應充分了解風險及攝護腺癌治療的可能不良後遺症。


高雄小港醫院副院長、泌尿科專科醫師吳文正指出,三等親內有攝護腺癌家族史、或已出現相關症狀者再進行PSA篩檢,民眾無須一窩蜂篩檢,也沒必要對檢查結果過度擔心, 應交由 醫師專業判斷。


癌症徵兆:雙腳無力 攝護腺癌作祟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06  記者潘杏惠/新北報導


雙腳無力、癱瘓,竟是攝護腺癌作祟!


79歲張先生因雙側下肢無力就醫,經核磁共振攝影檢查發現,他的胸椎處有腫瘤壓迫神經,經移除腫瘤及減壓處理後,下肢無力的情形獲得改善,但病理報告卻顯示,脊椎的腫瘤來自攝護腺癌的轉移,原來張先生罹患第四期的攝護腺癌,目前採取荷爾蒙治療。


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蕭博仁指出,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什麼特殊症狀,甚至臨床上有15%是沒有症狀的,直到癌細胞侵犯尿道,才有頻尿、夜尿、尿道疼痛和血尿等,類似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癌症治療:發炎激素 誘癌轉移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06 


陽明大學與台北榮總團隊研究發現,大腸直腸癌幹細胞具有千面人特質,它會活化發炎激素IL8,誘使尋常的癌細胞也變癌症幹細胞,這是造成癌症轉移或復發的原因之一。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副教授王學偉、台北榮民總院教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邱士華的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內科排名首位的腸胃病學(Gastroenterology)期刊,研究闡述一個概念:「癌症幹細胞是被誘導出來的」。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癌症治療:抗癌藥新劑型 工研院與景德開發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05 


 台泥集團中橡公司旗下景德製藥與工業技術研究院,昨天簽署「SN38-PM新型抗癌藥物」與「藥物奈米包覆平台」技術暨專利授權契約,台泥認為新技術可帶動景德其他藥物的劑型發展。


工研院董事長蔡清彥表示,全球醫藥市場潛力無窮,在行政院「生技起飛鑽石行動方案」下,景德製藥與工研院在新型抗癌藥物及奈米藥物包覆平台上,進行專利及技術授權,未來可讓台灣掌握新型藥物關鍵自主技術,進一步帶動國內上中下游相關產業鏈,提升國際競爭力。


台泥集團董事長辜成允表示,「SN38-PM新型抗癌藥物」與「藥物奈米包覆平台」技術暨專利授權契約,是工研院發揮關鍵客戶模式下進行的,這種模式已經展現豐碩的研發成果。


辜成允說,「SN38-PM新型抗癌藥物」是利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的一種治療大腸癌藥物來開發新的劑型,「SN38-PM新型抗癌藥物」利用新的奈米包覆技術可發揮更大的療效,降低更多副作用,未來這項技術可延伸造福到景德的其餘藥物上。


台大醫學院教授謝銘鈞表示,這個藥物利用新的「藥物奈米包覆平台」,可以針對大腸癌第四期病患給予最高的療效,最小的副作用,在動物實驗中甚至藥效強過以往劑型的百倍。


工研院表示,「SN38-PM新型抗癌藥物」主要治療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惡性腦癌的一種)及大腸直腸癌的新劑型藥物,日前已經過長庚醫院動物實驗證明頗具療效,景德製藥及工研院正積極合作臨床及人體實驗;這種新劑型藥物具隱藏特性的高分子奈米微胞材料及藥物包覆技術。


「藥物奈米包覆平台」為創新奈米高分子微胞平台,藉由與藥物分子親和性與藥物進行包覆最佳化,大幅減少病患用藥量及副作用。


癌症預防:攝護腺切片 4次才驗出罹癌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05 記者吳為恭/彰化報導


81歲的楊先生因攝護腺特定抗原(PSA)異常,先後做了3次直腸攝護腺切片,都未發現癌細胞,直到第四次才發現癌病變。彰化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主任張進寶表示,切片不是百分百可以發現攝護腺癌,PSA異常就要持續追蹤,不能掉以輕心。


先生因小便變細、排尿困難、夜尿等症狀就醫。幾年前,他就知道PSA異常,在23mg/ml左右(正常值是4以下),這幾年來,先後在不同醫院做過3次直腸攝護腺切片,報告都顯示為「良性」,直到彰基醫院求診,並安排作攝護腺切片檢查,結果證實是罹患攝護腺癌。

抗癌生活:腦癌少年:我要活下去 開顱11次 資優變失智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  日期: 2011/08/05  【涂建豐╱高雄報導】


「醫師是法官,宣判了死刑,但是我是病人不是犯人,我要勇敢的活下去。」十六歲王瀚陞原是資優生,小一罹患惡性髓母細胞瘤後漸失智、失聰,十年來開顱十一次,頑抗病魔。但清寒的王家卻得借錢才能支付四十萬元標靶新藥費用,瀚陞昨獲頒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助學金時,朗誦周大觀生前詩句表明求生意志,家屬也懇求健保局協助,「讓瀚陞活久一點!」


王瀚陞曾通過資優考試提前念小學,小一上學期成績名列前茅。下學期代表班上賽跑時,爸媽發現瀚陞愈跑愈偏、帶至醫院檢查,竟發現小腦長腫瘤,且是惡性髓母細胞瘤,那次比賽,也成為熱愛跑步的瀚陞最後一次在運動場上奔跑。

腸癌預防:陪老爸受檢 雙雙檢出大腸癌

腸癌預防:陪老爸受檢 雙雙檢出大腸癌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04  文/麥振銘


父親節將至, 先生日前帶爸爸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不料卻雙雙被檢出大腸癌,兩人驚嚇不已,還好兒子發現得早,為零期癌,切除小腫瘤後,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他直呼是父親救了他的命;但是 林老 先生則需手術切除大腸癌以及轉移性肝腫瘤,並輔助化學治療。

口腔癌治療:癌症防治-諱疾忌醫 身心壓力大3成口腔癌患罹憂鬱症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日期: 2011/08/04 


「因為不敢面對罹癌的事實,我硬是把『早期發現』,拖成了『晚期治療』!」口腔癌患者蕭玠修悔恨地說。41歲的蕭玠修是一家傳播公司製作人,為了能在社交活動上吃得開,菸酒、檳榔來者不拒,從沒想過癌症會落在自己頭上。直到今年初他發現舌頭右側有個傷口遲遲未癒,經醫師診斷為早期口腔癌。

2011年8月7日 星期日

口腔癌徵兆:嘴破不癒 轉診竟發現口腔癌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日期: 2011/08/03  


先生長期嘴破無法癒合,轉診檢查竟發現罹患口腔癌,醫師指出,口腔癌八成五以上常見原因是吸菸、喝酒、與吃檳榔,但也有少數患者沒有相關病史,早期症狀容易被忽略,醫師提醒,如果口腔內有傷口兩週以上沒癒合或感覺有硬塊,建議及早就醫檢查。(陳奕華報導)


先生不喝酒也不嚼檳榔,當初罹患口腔癌,是因為牙周病問題到診所治療,一直發現嘴巴破洞無法癒合,轉診到耳鼻喉科卻發現罹患口腔癌第四期。

口腔癌預防:口腔癌罹患率10年增2倍 醫師籲勇於治療

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日期: 2011/08/03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口腔癌的罹患人口在近10年間增加了2倍之多,每年約有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台灣口腔癌防治協會今天(3)特別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除了要定期進行口腔篩檢外,如果不幸罹癌,也千萬不要有鴕鳥心態,應勇於接受治療。


今年41歲的 先生平時抽菸、喝酒又嚼檳榔,身邊的家人、朋友總是勸告他應該戒掉這些壞習慣,沒想到有一天口腔癌真找上了他。 先生說:『(原音)以前總以為那是別人的不幸,不是我的,但沒想到,不久之後,那,就是我。』

乳癌徵兆:英婦狂吃萵苣 竟因乳癌作怪

 


資料來源:中廣新聞網 日期: 2011/08/02


英國一名婦女(甘柏太太),因為猛吃萵苣,被診斷出得了乳癌。


甘柏太太前一陣子忽然愛上了萵苣,她最高紀錄一天可以吃上四大棵。 甘柏 太太的先生是個研究人員,他認為太太猛吃萵苣一定是體內少了某種營養素。他翻閱文獻以後發現,得了乳癌的人體內會缺乏「蘿蔔硫素」,而萵苣含有大量的「蘿蔔硫素」。


他立刻帶太太去檢查,醫生證實 太太真的得了乳癌。經過治療, 甘柏 太太已經恢復健康。


癌症治療:服務癌症患者 門諾設立門診專屬化療室

資料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日期: 2011/08/02


為了提升癌症醫療服務的品質,門諾醫院今年二月開始籌設的門診專屬化療室,8月份終於開始正式完工啟用,未來將提供化療民眾更舒適的治療環境。


門諾化療室的設計規劃十分的清幽簡潔,目前的設置五張化療專用病床,有專業護理人員負責化療作業,是一個身心靈放鬆的空間,在「人工血管沖洗」及「化學治療注射」方面,目前也期望一天能夠提供20位民眾進行相關服務。

肺癌預防:沒吸菸 也會得肺癌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8/02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肺癌對國人健康威脅與日俱增,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刻板印象以為沒抽菸就能遠離肺癌,不過國人罹患的肺癌,以非小細胞肺癌佔85%最高。其中與吸菸行為較不密切的肺腺癌約有五成。男性罹患與抽菸較少關連的非小細胞癌,也已經超過與抽菸有關的鱗狀細胞肺癌。

肺癌飲食:肺癌的營養照護

活動名稱:肺癌的營養照護


活動日期:2011810日上午900分至1100


活動類別:肺癌病友座談會


活動主講人:亞東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欒家菁主講


主辦單位:亞東醫院


活動地址:亞東醫院14樓第一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


 


聯絡電話:(02)7728-2176 小姐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7/78/2wff2.html


 


癌症徵兆:攝護腺癌 初期無明顯症狀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02  文/葉劭德


攝護腺癌早期沒有特殊症狀,甚至臨床上,有15%是沒有症狀的,直到癌細胞侵犯尿道,才有頻尿、夜尿、尿道疼痛和血尿等,類似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如果癌細胞轉移,侵犯骨骼、淋巴腺或侵犯腰椎,會造成腰背疼痛,嚴重時,還可能產生病理性骨折,此時已是癌症末期。由於國人對攝護腺癌的防治觀念薄弱,約有3成的患者,診斷出來時已是末期。


◎定期篩檢為關鍵


攝護腺癌初期無明顯症狀,且醫界無直接證據證實成因,歸納可能與高油脂飲食習慣、人口老化有關。所以,定期接受攝護腺癌篩檢成了診斷攝護腺癌的關鍵。

癌症篩檢:癌症篩檢 阿里山婦女抽中黃金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8/01


嘉義市1家醫院舉辦免費癌症篩檢抽獎活動,今天抽出黃金大獎,由阿里山原住民汪貴美獲得。汪貴美在1個月前做子宮頸抹片及乳房攝影檢查,獲得幸運之神眷顧,讓她喜出望外。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表示,近年來民眾癌症的發生率居高不下,如果能夠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部分都可以獲得控制,甚至可以治癒。


為了喚起民眾重視癌症篩檢的重要,聖馬爾定醫院推動子宮頸癌、口腔癌、乳癌、大腸癌等4大癌症免費篩檢活動,並準備275個獎項,除了連續4個月抽出黃金之外,每週還抽出變速腳踏車及量販店禮券。

癌症預防:牛津研究:女性越高 越易罹癌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8/01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OxfordUniversity)的大規模研究調查,女性身高高人一等,罹癌風險也就高人一等。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分析超過120萬名英國女性資料,每人平均追蹤期為9.4年,其中共出現超過97000起癌症病例。


研究人員發現,受試女性只要身高超過51吋,其後每高出4吋,罹癌的風險就上揚約16%


這份調查於721刊登於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

癌症預防:愛滋病高危險群 男同性戀易罹癌

資料來源:台灣醒報 日期: 2011/08/01  莊瑞萌


美國一所大學所進行的研究指出,男同性戀者罹癌的比例較其他人高出1.9倍以上,研究人員雖未能確定其真正原因,不過,研究指出,可能與男性較常出現愛滋帶原有關,因此,男同性戀者通常為肛門癌、肺癌及睪丸癌的高危險群。

乳癌預防:乳癌健康講座

活動名稱:乳癌健康講座


活動日期:2011821上午930分至1200


活動類別:健康講座


活動主講人:國泰綜合醫院 乳癌中心主任 杜世興主講


主辦單位:國泰綜合醫院


活動地址:台北市立青少年育樂中心(Y17) 6F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仁愛路一段17)


 


聯絡電話:(02)2708-21213317 小姐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805/78/2wbha.html


2011年8月3日 星期三

癌症症狀:罹患淋巴癌 脖子腫大無法彎曲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8/01  文/蘇裕傑


女士在女兒的陪同下,首次從廣西跨海來台求醫。一進到門診後,迎面而來的腫大脖子竟已大到與肩同寬,乍看之下應該是淋巴癌或鼻咽癌,但病人忍痛的程度實在令人難以想像,除了脖子無法彎曲、嚴重影響外觀,更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病患表示,之前在家鄉鄰近醫院做切片,醫師告訴她,一切正常,想不到這次經由耳鼻喉科安排切片檢查後,證實罹患淋巴癌第四期,讓她一時難以接受。

癌症治療:民團提中醫住診 緩解癌友疼痛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7/29 健保局雖試辦癌症化放療後,中西醫合併治療,但成果不佳。民間團體提出應設中醫癌症住診,並納入健保,讓癌症患者開刀、化療後,能以中醫針灸等方法緩和疼痛,提升生活品質。


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常務理事干文男今天在健保監理委員會中提案中醫設住診,並納入健保。干文男說,很多癌症患者在開刀或化療、放療,會出現嘔吐等副作用,甚至仍會因疼痛影響生活,但中醫針灸等方式,卻可以緩和這方面問題。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也表示,不少癌症病患若有疼痛或出現治療副作用時,會先跑急診,請急診醫師緩解其疼痛,這也是造成急診壅塞的原因之一。

乳癌篩檢:篩檢能否降低乳癌死亡率 遭質疑

資料來源:路透  日期: 2011/07/29  


科學家今天提出的研究報告指出,乳癌死亡率降低與胸部篩檢的關係不大,而是因為治療方法進步和衛生體系改善。此一報告可能會使長期以來有關乳房X光檢測(mammograms)的優缺點爭論激化。


研究人員針對歐洲3組國家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某些地區開始實施乳癌篩檢計畫的時間較其他地區早了1015年,但死亡率下降的情況類似。

腸癌預防:天天吃燒烤肉 少年罹腸癌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7/29


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今天說,他治療過最年輕的大腸癌病患只有14歲,且開刀4個月後就病故。他用這病例提醒大家,多吃蔬果,不要吃燒烤、過度加工的肉。


王輝明今天出席台灣癌症基金會「蔬果飲食調查報告」記者會,他說,大腸直腸癌罹癌人數的增加幅度,連續3年高居所有癌症之冠,飲食相關的原因占3成,尤其是高油、亞硝酸鹽類添加物等肉食吃太多,而解決之道則在蔬果裡。


烤香腸正是集合高油脂、亞硝酸鹽、動物性蛋白的不利因子,王輝明說,那名14歲就大腸癌過世的孩子,父母雙方家族都沒有腸癌病史,推測致癌原因,極可能就是從小到大,天天吃烤香腸,偏愛燒烤食物,幾乎不吃蔬菜。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癌症症狀:泌尿道癌 留不住腎、輸尿管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7/29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上泌尿道癌是指由腎盂、輸尿管上皮發生的癌症,組織型態以移形上皮細胞癌最常見,成大醫院泌尿部醫師歐建慧指出,血液透析患者合併雙側上泌尿道癌的機率約1%,手術治療採改良創新之雙側後腹腔鏡腎臟、輸尿管切除手術,可大幅減少手術傷口及恢復時間,是患者不錯的選擇。


歐建慧醫師說,「上泌尿道癌」形成的危險因子,為職業上可能會暴露在含有苯銨如汽車修護、油漆工、皮革工廠、金屬機械工、齒模技師、乾洗店、美容師、鉛管工有較高危險性。抽菸約增加2倍危險性,長期過度服用止痛藥,有上泌尿道癌家族史者、台灣烏腳病流行地區患者、尿毒症患者亦有報告會增加其危險性。

腸癌篩檢:大腸直腸癌篩檢率 全國倒數第二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2011/07/29 04:11 


 〔自由時報記者彭健禮/苗栗報導〕衛生署統計,苗栗縣九十九年十大死因之首為惡性腫瘤,其中能藉由糞便篩檢的大腸直腸癌排名第三,縣民大腸直腸癌的篩檢率,卻是全國倒數第二;縣府衛生局與大千醫院昨天舉辦宣導活動,呼籲縣民篩檢防癌。


「我生活作息正常,也規律運動,從沒想過會罹患癌症」,五十七歲姚景標三月間,因妻子從衛生所帶回的大腸癌篩檢糞便檢驗盒,心血來潮自採檢體送驗,竟發現升結腸有腫瘤,病理切片報告為第一期大腸癌,經手術切除,恢復情形良好,只需定期追蹤即可。

癌症預防:研究:手機非兒童腦瘤危險因子

資料來源:路透  日期: 2011/07/28


新研究今天指出,兒童和成人使用手機,並不會有較高的罹患腦癌風險。


由於兒童神經系統仍在發育,因此有頭圍較小、顱骨較薄而讓輻射穿透更深的疑慮。


瑞士熱帶暨公共衛生研究所 Swiss Tropicaland Public Health Institute)的魯斯禮(MartinRoosli)教授進行研究,檢視兒童是否較易受到電磁輻射威脅。


魯斯禮在2004-2008年於挪威、丹麥、瑞典、瑞士進行研究,對象為352名腦瘤患者及646名對照者,年齡介於7-19歲。

癌症治療:改善癌症療效 清大研究新里程碑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7/28


國立清華大學昨天表示,清大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李佳霖進行癌幹細胞研究有突破,可改善治療成效,研究成果已於日前刊登於歐洲「THEEMBOJOURNAL」期刊。


清大表示,李佳霖進行的癌幹細胞研究,提供研究者及臨床醫師重新檢視腫瘤的發生、進程和治療無效等傳統理論,發展出以癌幹細胞為基礎理論的治療模式,搭配目前已知的傳統治療方法,進而改善治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