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乳癌預防:服抗癌藥 預防乳癌新法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2011/03/29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醫學期刊「刺胳針腫瘤學」二十七日刊登的最新研究建議,健康但乳癌風險略高的女性,可服用抗癌藥來預防乳癌;不過專家也承認,此舉雖有預防效果,但也可能引發血栓或子宮癌等嚴重副作用。


仍有引發血栓或子宮癌風險

乳癌篩檢:臺東首輛乳房攝影車 嘉惠偏鄉婦女

 


資料來源: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日期:2011/03/29  李思瑩 


關懷偏遠鄉鎮的婦女,臺東縣日前(325)啓動一臺乳房攝影巡迴車下鄉服務,讓偏遠鄉鎮的婦女免除舟車勞頓之苦,臺東縣衛生局長陳照隆指出,乳房攝影檢查是目前偵測乳癌最準確的工具之一,可以降低3成乳癌死亡率,期盼下鄉巡迴能提高篩檢率,為婦女健康把關。


肺癌徵兆:肺腺癌症狀似感冒 民眾勿輕忽!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28


「連續咳嗽三週、肩部痠痛,我以為感冒,沒想那麼多,直到咳出痰血才意識不對勁」,年約50歲的肺腺癌病友廖媽媽,回憶起當初發病的肺腺癌症狀仍舊心有餘悸,一向無吸菸習慣的廖媽媽,二年前因誤以為長期慢性咳嗽的症狀為感冒,當時並未到院治療,直到產生突如其來的咳血症狀,才驚覺事態嚴重,到院檢查發現肺部縱膈腔內的淋巴結腫大,證實罹患晚期肺腺癌且伴隨骨轉移的現象,目前藉由新一代化療藥物治療的廖媽媽,其病況控制良好,仍持續接受治療的她,呼籲民眾「若出現類似感冒的肺腺癌症狀應立即就診,及早治療!」。

肺癌關懷:NCCN指引:先NSCLC病理學檢驗而後突變測試

 


資料來源:24drs.com作者:Nick Mulcahy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24drs.com】國家整合型癌症網絡(NCCN)更新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指引有許多變更,包括再發或轉移疾病患者接受全身治療的評估流程。


NSCLC小組主席、馬里蘭巴爾的摩約翰霍普金斯悉尼金梅爾整合型癌症中心成員David Ettinger醫師表示,該評估流程現在需要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檢測之前確定疾病的病理亞型。

乳癌預防:40歲開始每年做乳房X光檢查可以減少乳房切除的風險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防治網


在美國更年期後的年齡越大的女性發生乳癌的機率越高,但在台灣,發生乳癌的平均年齡在50歲,也就是40歲到50歲的女性發生乳癌的機率很高。年輕女性如果罹患乳癌比較容易惡化,那應該什麼時候開始做乳房X光檢查呢?根據英國的Perry醫師調查,女性乳房X光檢查應該從40歲開始。他分析了18440歲到50歲罹患乳癌的女性病患,其中有74%從來沒接受過乳房X光檢查,剩下的26%也是不規則的做過檢查,在美國如果以前有做過乳房X光檢查,後來必須接受乳房切除手術的只佔22%,而在英國是47%,如果都沒接受過檢查者則高達53%。他也發現以前有做過乳房X光檢查、前幾年有做過檢查者以及沒有做過檢查者腫塊的大小分別是1.78公分2.4公分2.9公分;有沒有多發性是12%

癌症關懷:Bevacizumab可能會對癌症病患增加不良副作用的風險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防治網


Bevacizumab是一種新生血管抑制劑的標靶治療藥物,對大腸直腸癌有很好的療效,也可用在腎臟癌。Bevacizumab這種藥除了有出血的副作用之外,之前我們也曾經報導過使用Bevacizumab的患者會有罹患高血壓的風險,使用高劑量時還會導致高血壓及引起蛋白尿。


最近的分析研究發現使用Bevacizumab的癌症病患,相較於使用其他化學治療,因為不良副作用而死亡的風險比較高。這項研究分析了16個試驗,一共收集了10,217名使用B

乳癌預防:第一胎前吸菸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防治網


我們都知道抽菸確實跟癌症有關,香菸中含有一些致癌物質,有些人雖然不抽菸,但是吸入二手菸也同樣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最近美國哈佛大學婦產部門的醫師Xue從流行病學角度來研究吸菸與罹患乳癌的風險,從1976年到2006年共111,140名吸菸的病患及1982年到200636,017吸二手菸的病患追蹤罹患乳癌頻率加以分析,發現從年輕開始抽菸及吸菸時間較久者罹患乳癌的風險較高。

癌症症狀:胃癌轉移甲狀腺 腫瘤如乒乓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2011/03/25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68歲簡先生在去年10月被檢查為胃癌末期,第一次化療後,發現胃癌轉移甲狀腺,且兩顆腫瘤大如乒乓球。台北榮民總醫院癌病中心醫務科主任趙毅昨(24)日表示,由於簡先生檢測結果為HER2基因陽性,建議使用標靶藥物合併化療;目前簡先生的腫瘤也部分緩解(意指腫瘤小30%)。


癌症篩檢:防子宮頸癌 自我檢查 衛局提供器材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2011/03/25 04:11 〔自由時報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


人類乳突病毒(HPV)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因,據統計,十年以上未做抹片的婦女,得到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機率是接受抹片婦女的二點五倍。台北市衛生局提供免費「人類乳突病毒採檢棉棒套組」,開放卅六歲以上、六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的婦女索取。

癌症預防:貪小便宜配戴劣質假牙 小心引發多重癌症

 


資料來源:全國廣播 日期:2011/03/25 12:27


製作假牙千萬不要貪小便宜,中部一名婦人為了省錢未經專業醫師診斷就配載品質不佳的假牙,結果不但引發牙齦癌,更發現婦人也已罹患乳癌第三期,醫師表示,頭頸部癌出現多重癌率的機率相當高,因此建議這類患者最好能做更精密的檢查,以早期治療。(記者蔡依婷台中報導)

癌症篩檢:奇美防癌篩檢 健康把關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2011/03/28 00:07 【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為了喚起民眾對各種癌症徵兆之正確認知,奇美醫學中心配合衛生署癌症篩檢宣導,利用假日在該院第二醫療大樓前公務車位停車場,舉辦大型癌症篩檢宣導活動,並設置關懷小站服務民眾。


副市長顏純左表示,奇美醫學中心表示,在二月份『奇美篩檢日』參加篩檢活動共計二百三十九人次,其中乳癌篩檢陽性個案二位、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七位(三位已做大腸鏡,其中一人確診為大腸癌)、口腔癌篩檢陽性個案十位(七位民眾回診,其中一人確診為口腔癌),將提供後續醫療諮詢服務,以達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之目的。

胃癌預防:幽門桿菌作怪 罹胃癌風險增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2011/03/28


人的胃液酸性高,因此很難有細菌可以在我們的胃裡生存,偏偏就有一種細菌可以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存活,就是「幽門螺旋桿菌」。它不僅可以在胃裡「定居」,甚至會破壞胃黏膜,造成胃發炎、消化性潰瘍。


幽門桿菌經由糞口傳染進入人體,並生存在胃底部和十二指腸黏膜上皮細胞表面上,藉由將胃液中的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而存活下來,然而這個舉動卻也促使胃不斷分泌更多胃酸,因而引發胃發炎或十二指腸潰瘍。

2011年3月27日 星期日

乳癌篩檢:隆乳前驚見腫瘤 醫師提醒定期檢查才是王道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24


擁有令人稱羨的身材,是眾多女性共同的目標。一名34歲婦人覺得自己上圍不夠豐滿,在老公的支持下她決定進行隆乳手術。就在隆乳手術前她意外的發現左側胸部有硬塊,待隆乳後硬塊更明顯,趕緊到醫院做「乳房專用磁振造影掃描」檢查,發現罹患「乳癌」,所幸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癌症關懷:癌症健康篩檢便利網四月開跑

 


資料來源:教育廣播電台  2011-03-23


為照顧民眾健康,高雄市衛生局建立「癌症健康篩檢便利網」,在基層診所廣設癌症健康篩檢站,讓符合篩檢對象就近就可以獲得癌症篩檢或轉介服務服務。衛生局表示,這項服務預定4月開跑,民眾只要到有張貼「健康便利站」診所,就可獲得如子宮頸抹片檢查、大腸癌篩檢及乳房攝影預約轉介掛號服務。針對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也會依其意願協助掛號服務,讓民眾直接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


肺癌治療:晚期肺腺癌新一代化療副作用低 愛美女性可接受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23


年約30歲,育有一子,於外商公司擔任經理要職的黃小姐,前年參與公司健檢意外發現右上肺葉存有陰影,經檢查後證實罹患晚期肺腺癌(第三期),且已無法接受手術切除或放射線治療。一向注重其外在美觀的黃小姐,由於擔心化療產生的落髮現象影響自己面對人群的自信心,更擔心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影響她的家庭與工作,讓她曾一度猶豫是否該接受治療,但經由醫師解說後,黃小姐得知新一代化學治療能減輕這些嚴重的副作用,在先生的鼓勵之下,她提起勇氣接受化學治療,發現化療並沒有想像中可怕,於治療過程中也未產生明顯掉髮的現象。


肺癌關懷:晚期肺腺癌患者 積極化療也能維持工作效率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22


任職於科技公司的吳經理(化名),五年前藉由公司例行性健檢,發現肺部存有3公分的腫瘤,證實罹患晚期肺腺癌。身任公司要職的他得知罹癌時,有別於一般晚期肺腺癌患者,不但不害怕接受化學治療,反而積極配合治療計畫且聽取專業醫師建議,秉持樂觀心態面對治療,如今吳經理的病情已獲得良好控制,工作效率也未因化學治療而受影響。吳先生鼓勵病友:「勇於接受診治,才是治療成效的關鍵,晚期肺腺癌患者也能同時兼顧治療與工作,患者不需過度擔憂。」


癌症徵兆:腹痛便秘食慾不振嗎?小心妳已罹患卵巢癌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21  文/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婦產科許俊正主任


許多女性都知道乳癌是女性癌症第一位,且年齡層有下降趨勢,國健局有鑑於此,於去年開始將乳房攝影免費篩檢的年齡層下降至從45歲開始。但是素有「婦女沉默殺手」號稱的卵巢癌,佔女性10大癌症的第8位,國人10大死因惡性腫瘤的第一位。婦女朋友不容忽視它的重要及嚴重性。


癌症預防:過量飲酒增加胰臟癌風險

 


資料來源:24Drs.com  2011-03-21


24drs.com】一篇針對逾120萬名美國人追蹤長達24年的研究發現,每天喝3杯以上烈酒與死於胰臟癌的風險增加有關;整體而言,每天喝3杯以上烈酒者,死於胰臟癌的風險比未飲酒者增加三分之一,不過,若是喝等量的啤酒或紅酒,則並未發現有相同程度的風險增加;研究人員認為,可能要釐清這些不同酒類產品之間的包裝與飲用量,因為烈酒的平均飲用量很可能大於啤酒或葡萄酒的平均飲用量。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肺癌治療:老年肺腺癌患者積極治療 如願參與孫女婚禮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18


年約80歲的李女士(化名),四年多前因食慾降低、體重減輕,長期出現聲音沙啞之症狀,到院就診發現兩側肺葉有多處腫瘤,證實罹患晚期肺腺癌。當時高齡76歲的她得知罹癌並不擔憂,反而積極配合醫師的治療計劃。李奶奶說:「唯有隨時保持樂觀的心情,面對晚期肺腺癌治療,才能於有生之年牽著寵愛的孫女步入禮堂」。隨著晚期肺腺癌治療藥物的進步,如今李女士的病況已獲得良好控制,她笑開懷談起孫女去年舉行的溫馨婚禮,鼓勵肺腺癌患者:「得知罹癌勿過度擔憂,應聽取醫師專業建議,積極配合治療,即便是老年肺腺癌患者,也能提高存活率,完成更多心願!」


癌症預防:花椰菜有助於對抗腫瘤生長

 


資料來源:24Drs.com  2011-03-18


24drs.com】花椰菜與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抗癌能力已經從之前的研究得到驗證,但直到現在才瞭解它們是藉由阻礙與腫瘤生長相關的不健全基因來抗癌。


研究人員發現,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的異硫氰酸鹽(ITCs)化合物,似乎能阻止與癌細胞生長相關的p53基因突變。

癌症篩檢:有助於發現遺傳性卵巢癌的驗血方式

 


資料來源:24Drs.com  2011-03-18


24drs.com】有近四分之一的卵巢癌具遺傳性,目前針對BRCA1BRCA2基因進行篩檢,只能辨識出10%15%的卵巢癌;研究顯示,一種新的基因檢測有助於辨識有遺傳性卵巢癌風險的婦女,如果結果在其他研究再現,且這種篩檢方式能上市的話,將是基因檢測的一大進展。  


研究人員在婦科腫瘤學會年度婦癌會議中指出,這種檢測是針對22種已知或懷疑與婦女卵巢癌有關的基因變化,目前尚未達最佳結果。  


癌症關懷:車諾比受災者罹癌風險仍高

 


資料來源:中央社  2011-03-18(中央社記者胡立宗華盛頓17日專電)


長期追蹤車諾比受災者罹癌風險的跨國研究最近發現,25年前曾接觸放射性同位素碘131的人,至今仍有非常高的機會可能發生甲狀腺癌。


甲狀腺是最容易累積碘131的器官。之前另1項長期研究曾經發現,核武攻擊生還者與醫療事故受害者,罹癌風險在30年後開始降低,不過40年後的風險仍高於一般人。

腸癌治療:藥物基因檢測 治腸癌增勝算

 


資料來源:中央社  2011-03-17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


大腸癌容易轉移到肝臟且難以切除,醫界現在利用藥物基因檢測,量身挑選最適合病人的化療藥及標靶藥,大幅提高病患存活率。


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今天指出,大腸血液會回流肝門靜脈,大約1/2的大腸癌會轉移到肝臟,如果無法切除肝臟的癌細胞,病人5年存活率只剩5%;近年醫界引進藥物基因檢測後,提高到45%


癌症飲食:避免癌症患者營養不良 中醫籲:不可偏食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17


一位虛弱的癌症住院患者在會診時,醫師詢問飲食情況,卻驚訝患者答覆說家人沒給她吃葷食。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中醫部高志清醫師表示,病人及家屬對於飲食知識的偏頗,或周遭親友眾說紛云地建議,常造成病人無所適從。癌組織有特殊的新陳代謝,會消耗人體內大量的脂肪、蛋白質、糖及維生素,因而導致人體內的代謝紊亂。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癌症飲食:罹癌該怎麼吃?營養師提醒勿聽信偏方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16 文/賴怡君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


據國民健康局統計,台灣平均每七分鐘就有一人罹患癌症,也因此一般人談癌色變,卻也往往因病急胡亂聽信偏方與所謂的個人經驗而延誤病情!事實上台灣的主流治癌方法和美國沒有太大差異,但治癒率卻比美國低,關鍵還是在病人身上。


接觸許多癌症病人發現,從被診斷是癌症開始,身邊就會出現許多熱心的親友,告訴癌症病人或其照顧者相關的個人經驗。

腸癌預防:運動降低大腸息肉風險及大腸癌發生率

 


資料來源:24Drs.com 2011-03-16


24drs.com】一項線上發表在英國癌症期刊的研究結果指出,我們可能藉由運動降低癌前息肉的風險,進而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


密蘇里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公共衛生服務部門的Kathleen Wolin醫師指出,我們知道活躍的生活型態可以保護免於罹患大腸癌,但是這項研究是第一項檢閱目前可獲得的證據且證實大腸息肉的減少是最可能的解釋。


癌症治療:頭頸部癌症引導性化療 讓患者不再「有口難言」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15


40多歲阿忠(化名)為街頭遊民,正值壯年時期的他確診為頭頸部癌症中的晚期下咽癌,為了清除癌細胞保命,他決定忍痛切除喉管,但也因此終生失去聲帶。而在出院後,阿忠一直沒有回院複診,直到一個月後才現身診間,在醫師的關切詢問之下,阿忠才娓娓道來,原來出院後,他與其他遊民打架鬧事,一群人被移送法辦,失去聲帶又是文盲的他,不管警察如何問話他都默默低頭,無法為自己辯護,警方在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先將他滯留在警局,直到調查發現,原來阿忠是有「口」難言的下咽癌病患,警方這才通報社會局,補助阿忠人工喉頭發聲器的費用,讓他重獲新「聲」。

腸癌預防:HDL膽固醇值較高可能減少大腸癌風險

 


資料來源:24Drs.com  2011-03-15


24drs.com】稍早的研究認為,代謝症候群患者的大腸癌風險較高,最近一篇大型歐洲研究認為,HDL(好的膽固醇)較高可以預防大腸癌;根據研究結果,HDL膽固醇值最高者發生大腸癌的風險最低,此項關聯與其他癌症風險因素如肥胖和飲食習慣不良無關。


代謝症候群的風險因素包括腹部脂肪過多、高血壓、胰島素阻抗性、血中三酸甘油脂高、男性HDL低於40 mg/dL或女性低於50 mg/dL,同時有這5種因素的其中3種以上者,則被視為有代謝症候群,會增加罹患心臟病、中風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


肝癌治療:《愛肝加油站》罹患肝癌 務必立即治療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3/14  文/許金川


Q:父親今年70多歲,平時很少看醫師,身體算是十分硬朗。他一月份因為腹脹到診所求醫,無意間發現GOTGPT輕微升高,進一步轉診到大醫院的肝膽科,才發現肝臟有很多顆腫瘤,最大的腫瘤約67公分。


醫師說,他應該是原發性的肝腫瘤,就是俗稱的肝癌,但還好他的肝功能還不錯,建議作栓塞治療,但是我搜尋了栓塞治療的相關資料,好像治療之後會很不舒服,我看父親現在不管是體力或食慾都很好,擔心治療之後反而會影響體力,甚至導致肝功能惡化,請問一定要做治療嗎?如果不治療會怎麼樣呢?

癌症治療:《健康之鑰》晚期腎細胞癌患標靶治療生存率提高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3/14 


(3/13)是世界腎臟日,根據國民健康局調查,國人慢性腎臟病盛行率為11.3%,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吳勝堂醫師提出,腎細胞癌在台灣每年可增加約1千個新病例,男女罹病比約21,腎細胞癌是腎臟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中,好發年齡在5070歲之間,而且腎細胞癌中有75%為亮細胞腎癌(clearrenalcellcarcinoma),但由於醫學進步及新藥物的研發,對某些癌症,即便發生轉移,也可以控制,增加存活機會。


癌症徵兆:皮膚變粗別輕忽 小心鱗狀細胞癌找上身

 


中廣新聞網 日期: 2011/03/14 


身上皮膚有不正常變化千萬別放著不管!台南市一名87歲老太太,3年前耳朵上皮膚漸漸變粗變厚,老太太原本不以為意,沒想到越長越離譜,到醫院求診檢驗,才發現竟罹患<鱗狀上皮細胞癌>。由於腫腫瘤體積太大加上病人已經上了年紀,在醫生建議下,病人同意接受放射線治療,經過二個月才將病情控制。

癌症希望:食療加運動 東方比利成功抗癌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3/13 


新加坡知名廣播人東方比利,2度罹癌,靠著信仰、食療,加上持續運動,已恢復健康,他最近在台灣分享他的抗癌經歷,希望能幫助更多人。


東方比利是在澎湖出生、台灣成長,新加坡發光發熱的藝人,曾獲得6屆共18座新加坡廣播電視最高榮譽的金嘜獎。他在1993年首次罹患血癌後,改變信仰成為基督徒,並投身公益。他曾在新加坡傳授癌症病人烘焙技藝,同時帶動星國民眾運動健身,還陪伴600多名新加坡人來台進行健康之旅。

腸癌關懷:楊烈 任腸癌病友終生志工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日期: 2011/03/13  黃天如/台北報導


大腸癌位居國人癌症發生率之首,每年逾一萬人新增罹癌,病友人數約十萬人,但國內一直沒有專屬病友團體,提供癌友正確資訊,以及相互支持的管道。在各界催生之下,國內第一個全國性大腸癌病友團體「台灣腸癌病友協會」昨天成立。五年前曾罹患大腸癌的藝人楊烈,還現身發願擔任協會終生志工。


腸癌預防:茹素多蔬果 腸癌友打敗病魔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3/12 


54歲楊先生6年多前罹患大腸癌,在醫師建議下化療、吃素,讓他成功抗癌。醫師表示,大腸癌與現代人吃過多動物脂肪有關,多蔬果、少吃肉、定期篩檢,以預防腸癌。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今天舉辦成立大會,除邀請病友分享抗癌歷程,5年前曾罹患大腸癌的藝人楊烈也擔任宣導大使,現場獻唱「如果能夠」,呼籲病友互相鼓勵支持,不被病魔打敗。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癌症徵兆:七旬嬤一個月暴瘦15公斤 原是胰臟癌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10


腹痛?消瘦?小心胰臟癌來報到!署立基隆醫院近來有一名73歲女性,長期因糖尿病於院方追蹤,近一個月來消瘦15公斤,且不斷腹痛,檢查後,發現為胰臟頭部腺性癌,經手術後,目前預後情形良好。


署立基隆醫院外科吳澤誠醫師說,胰臟是我們身體中主掌消化和內分泌相關的主要器官。胰臟癌的發病率大概是惡性腫瘤的2%,在消化性腫瘤中約佔8%~10%。但近年來胰臟癌的發病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多好發於4050歲間的男性,早期不具有典型的臨床症狀,病程進展相當快速,存活率相較短。

乳癌關懷:公費乳癌篩檢 婦女不捧場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3/07 


政府提供4569歲婦女每21次乳房攝影篩檢乳癌,但據調查,這個年齡層的婦女只有1/5受檢,檢查時夾扁乳房的不適、袒胸露乳的尷尬,是婦女不捧場的常見原因。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世新大學調查,受訪婦女拒絕做乳房攝影的原因,以聽說過程不舒服(29.9%)最常見,其次是自覺身體健康(23.6%)、工作忙(14.6%)、隱私考量(9.3%)等。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癌症預防:長時間使用行動電話 會不會增加罹患腦瘤的風險?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07


目前已發表的研究多屬調查與統計分析的性質。手機的電磁波是屬於非游離輻射,現今對於非游離輻射長期使用對生物體造成的影響所知極有限,相較對游離輻射(例如:X-射線)的了解要少得多。


癌症篩檢:慶祝婦女節 免費四癌三高篩檢大放送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05


38婦女節將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精心策劃於38(星期二)上午8時~11時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7個院區(忠孝院區、仁愛院區、中興院區、陽明院區、和平院區、婦幼院區、松德院區)同步辦理「慶祝婦女節-免費四癌三高篩檢大放送」活動,請民眾把握難得機會,踴躍參加篩檢,以保健康。


癌症徵兆:尿中有血沒感覺 小心是膀胱癌徵兆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04


彰化縣一名70歲老先生,超過二個月的血尿情形,沒有其它的症狀,讓老先生疏於警覺,到醫院檢查後已經是膀胱癌第二期,所幸經署立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以腹腔鏡切除手術治療,目前只需門診追蹤。


乳癌預防:專家:多吃黃豆製品 乳癌遠離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3/03 


乳癌是國內女性最常罹患的疾病之一。營養師建議女性每天食用12份黃豆類食品或相關製品,降低乳癌風險。另外,每天運動50分鐘,也可有效降低罹患乳癌的機會。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今天舉辦「聰明挑食,真愛雙峰」,教導女性如何選擇食物,降低乳癌風險。


癌症關懷:研究:糖尿病患癌症死亡高出常人25%

 


資料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日期: 2011/03/03 


醫生們都知道,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因為心臟病或中風等疾病而死亡。2日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糖尿病病人因為多種癌症或其他病症而死亡的風險,也比一般人來得高。


參與這項國際研究的英國劍橋大學人員安吉藍托尼歐(Emanuele Di Angelantonio)表示,這些新發現凸顯出了解和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性。


口腔癌治療:口腔癌化療用藥納健保給付 提高晚期患者治療意願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03


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口腔癌是2544歲男性發生率最高之惡性腫瘤,且大部分罹患口腔癌的患者多為社會中的藍領工作者,肩負家庭經濟重擔,因此格外需要健保給付的補助支持,除此之外,患者治療後還恐須面對如進食、咀嚼、吞嚥、說話等重要器官失能的威脅,以及重返職場不易等諸多困境。

腸癌徵兆:反覆發燒畏冷 小心大腸癌找上門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3/03


發燒、畏冷,隨之體重減輕及大便異常,常會讓人誤以為是感冒而輕忽,但若是反覆發作則需要特別小心,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消化內科醫師董建志說,這有可能是罹患大腸癌的病徵,有必要進一步地檢查追蹤。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最近有二名門診患者,都沒有特殊症狀,但皆被檢查出大腸癌,其中一位甚至是末期併肝臟轉移!醫師董建志指出,國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但其症狀卻是多樣且令人難以捉摸,呼籲民眾利用每兩年一次的免費糞便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乳癌關懷:臥室的光線會增加乳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防治網


以前我們曾經報導過這類的研究,這是最近以色列的第三篇研究證實臥室的光線會增加罹患乳癌的危險性。


以色列的研究小組從20062008年問卷調查了1679名女性,將這些女性晚上的睡眠燈光習慣分成四組,第一組是完全黑暗、第二組是微弱光線、第三組是一般光線、第四組是在強光下。


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肺癌治療:晚期肺腺癌患者 化療也能擁有完美假期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02


年約60歲的陳奶奶(化名)年輕時曾任導遊,四年前因連續咳嗽不止,並出現胸悶及呼吸喘急等現象,到院求診赫然發現罹患晚期肺腺癌,同時併發肺積水等肺癌症狀。熱衷旅遊的她得知罹癌時,深怕接受化學治療必須犧牲她最熱愛的旅遊興趣,陳奶奶說:「我以為接受化學治療,往後日常生活範圍只能於住家及醫院兩地往返,無法擁有渡假的機會;但經由醫師詳細解說晚期肺腺癌治療方式及第三代化療藥物的特性,並鼓勵陳奶奶秉持樂觀心態面對治療,如今陳奶奶的病狀已獲得良好控制,她以過來人的經驗,呼籲晚期肺腺癌病友:「聽取專業醫師建議並配合治療計畫,晚期肺腺癌患者也能擁有美好的假期,病友不必過度擔憂!


癌症關懷:6分鐘護一生 還來得及說愛妳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3/02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由名模林志玲執導,昨(1)日推出六分鐘護一生首支影片「還來得及說愛妳」,看四位婦癌病友如何詮釋活著是何等幸福的事,也提醒所有女性朋友應妥善照顧自己的身體,定期落實婦癌篩檢,別讓她們人生的遺憾在重來。


癌症預防:預防癌症 飲食注意九大要點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3-01


癌症發生率日益增加的因素之一,即是國人近年來飲食習慣的改變。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營養師康甄真表示,根據調查顯示,現代人高脂低纖飲食、少運動、吸煙、檳榔及年輕女性初經早、停經晚等因素影響,導致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和口腔癌有上升的趨勢,所以如何調整飲食才能預防癌症的發生,應是國人目前需注意的健康議題。

癌症關懷:多專業策略協助癌症存活者返回職場

 


作者:Roxanne Nelson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24drs.com】癌症存活者人數快速增加,且許多人認為返回職場協助他們改善生活品質。然而,許多存活者也必須對抗癌症以及/或是其治療所帶來的醫療與精神效應,因為這可能影響他們返回職場的工作能力。  


  這項新的綜合分析結果指出,相較於傳統照護,多專業策略介入可以讓更多人回到工作崗位。接受多專業介入的癌症存活者,包括接受物理、精神與職業訓練,克服挑戰成功率與回到職場的可能性是傳統照護的2倍。  


乳癌關懷:美白人婦女罹患乳癌比例持平

 


資料來源:路透 日期: 2011/03/01 


美國癌症學會(AmericanCancer Society)研究員迪山提斯(Carol DeSantis)今天指出,美國白人女性罹患乳癌比例停止下降,暗示2002年的研究影響短暫。


婦女健康倡議(Women's Health Initiative2002年公布大型研究,認為荷爾蒙替代療法與乳癌有關聯。他們的研究指出,服用雌激素與黃體素5年,罹患子宮癌、乳癌、中風或出現其他健康問題的風險較高。這項研究促使婦女停止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


腸癌徵兆:解不出便 竟是末期大腸癌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 2011/03/01 


台中慈濟醫院今天表示,167歲的蔡姓男子,因中風長期服藥,一直有排便不順的問題,軟便藥一吃多年,最近因多天解不出便而求診,沒想到竟已是末期的大腸癌。


台中慈濟醫院醫師劉張惠泉指出,由於台灣飲食漸漸西化,大腸直腸癌也躍居國人頭號殺手,根據衛生署的統計,2005年至2007年全台大腸直腸癌平均第4期的確診率為12.3%,但台中慈濟內部的統計,第4期確診率卻高達18.3%

癌症關懷:癌症復健也要運動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日期: 2011/03/01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運動的好處不少,但隨便動一動,很難達到預期效果,也容易產生運動傷害。台大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王亭貴指出,適度運動有助免疫調節,協助復健及促進醣分代謝,腦內啡分泌等效益,但運動前的暖身要進行到稍有流汗的程度,更有助避免運動傷害。


腸癌篩檢:糞便潛血檢查 採便管寄到家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3/01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大腸癌自95年起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國健局提供5069歲民眾每21次糞便潛血篩檢,但你做了嗎?國健局調查發現,民眾未接受糞便潛血篩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為工作忙沒有空,自2月底起,國健局首次試辦,將採便管直接寄到隨機抽樣12萬名5069歲民眾家中,民眾只要依採檢說明書完成糞便採檢直接寄回指定醫院即可。 國健局癌症防治組科長陳美如表示,每年有超過1萬人發生大腸癌及4500多人死於大腸癌,研究顯示每12年糞便潛血檢查可有效降低1533%的大腸癌死亡率,國健局提供5069歲民眾每21次糞便潛血檢查 ,截至99年底止,5069歲民眾近2年曾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比率僅有22%


腸癌關懷:居家口服化療 讓大腸癌友重溫泡湯趣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資訊網 2011-02-25


喜愛泡溫泉,常四處體驗名湯的張爸爸(化名),去年診斷出罹患第三期大腸癌,由於初期接受針劑方式進行化療,須在靠近肋骨皮下植入人工血管,醫師特別提醒不可泡水,否則可能有發炎或感染的風險,讓張爸爸在治療過程中不但被迫放棄最愛的泡湯活動,還得將體力與時間耗費在舟車往返及等待化療注射上,讓他的心情開始明顯的低落,所幸與醫師諮詢後,目前已改為居家口服化療的方式進行療程,過去的生活習慣無須再因人工血管而受到限制,張爸爸開心說:「我終於可以繼續泡溫泉了,這種拋開壓力、渾身舒坦的感覺真好!」,許多大腸癌友於治療期間,不敢奢望回復原本的生活,但張爸爸的故事證明,兼顧治療與生活品質其實非難事!

2011年3月2日 星期三

癌症徵兆:肛診異常 注意是否攝護腺癌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2/28 文/楊弘如


台灣的攝護腺癌患者在最近幾年有快速增加的趨勢,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已躍居民國8688年男性癌症十大死因第八位。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年紀有關,越年長,機率越高。


初期的攝護腺癌並沒有任何可自我發現的症狀,可說是沉默的熟男殺手!

癌症預防:子宮頸癌風險 婆婆媽媽更高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日期: 2011/02/26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65歲以上婦女即便沒有性生活,也要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昨日表示,根據他的研究發現,65歲以上婦女罹患子宮頸癌風險是一般婦女的100倍。


65歲以上風險是一般婦女100


陳建仁進一步指出,很多65歲以上婦女因有些先生已經不在了,自認為沒有性生活,誤以為不會得到子宮頸癌,就不用做子宮頸抹片檢查,這是錯誤的觀念,即便現在沒有性生活,也不代表過去沒有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而HPV要轉變成侵襲癌,往往需要1020年的時間,再加上年長的婦女誤以為不會感染就不做抹片,使得她們更容易罹患子宮頸癌。

乳癌關懷:擔心得乳癌 義婦女先摘乳房

 


資料來源:中央社 日期:2011/02/24 19:56


義大利媒體報導,一名45歲婦女因為母親、姊姊都罹患乳癌,擔心自己也罹患乳癌,預先動手術切除了自己健康的乳房。


這名婦女的母親因為乳癌過世,姊姊在2年前也發現罹患乳癌,目前正在治療中。醫院告訴這名婦女,她因為家族病史,也屬於高風險群,只剩2個選擇,一是被動等待發病,一是預先動手術避免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