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大紀元電子報
文/高雄榮總護理部護理長 李葆
化學治療除對癌細胞有殺傷力之外,對正常的細胞也會造成傷害,而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常見的副作用。副作用的產生與化學藥物的種類、腫瘤本身及病人的特性(年齡、免疫力、心理因素等等)有關,但這些副作用大部分是暫時的。現就常見的副作用之護理概述如下:
Ø 腸胃道方面
n 噁心、嘔吐:乃嘔吐中樞受化學藥物刺激而引起的現象,是最常見的副作用。除給予止吐劑外,同時也要注意心理影響因素,所以應避免看到、聽到或聞到令人噁心的東西或事件;避免在化療一小時內進食,可以聽音樂、玩電動玩具……等來轉移注意力。採少量多餐、清淡流質(如:蘋果汁、清湯、果膠)和無刺激性(如:餅乾吐司、壓碎之馬鈴薯……)的食物;避免甜、油膩、過鹹或辛辣之食物。若噁心、嘔吐厲害,則予禁食4-8小時或更久,必要時予以靜脈點滴,以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n 食慾不振:乃飢餓中樞受化學藥物影響所導致,也可能是噁心、嘔吐、味覺改變等副作用間接引起,此時評估病人之飲食習慣,針對其好惡計畫飲食,鼓勵少量多餐,嚴重厭食者可商請營養師協助調配食譜。
n 腹瀉:乃腸黏膜受化學藥物刺激,而引起腸胃蠕動增加所導致。給予止瀉藥外,要注意肛門及會陰的清潔,每日便後以溫水清洗肛門並行溫水坐浴15~20分鐘,而後以柔軟的毛巾拍乾,保持乾燥。飲食採少量多餐、流質、低渣之高蛋白高熱量且避免太冷、太熱、太甜、產氣、刺激性食物,如:去脂肪之清雞湯、蘋果汁、布丁、蒸熟之清淡蔬菜(籚筍頭、紅蘿蔔……)。在許可情況下每日喝水(或運動飲料)約2,000~3,000ml以避免脫水情形,必要時則以靜脈點滴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n 便祕:某些化學藥物直接抑制腸胃道周圍神經,使得腸胃蠕動減慢而導致。要增加攝取高纖食物如:全麥食品、新鮮蔬果。每日攝水3,000ml,增加活動,必要時可使用軟便劑或灌腸;但若血小板低者,為避免出血危險而不給予灌腸。
Ø 皮膚黏膜方面
n 口腔黏膜炎:化學藥物直接作用於黏膜細胞,抑制其複製而造成口腔紅腫、乾、味覺改變、疼痛的潰瘍、出血等。此時活動假牙暫時取下不用,每2小時以漱口水或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舒適,飯後及睡前使用軟毛牙刷潔牙。若口腔黏膜炎嚴重,則採用棉棒清潔。採少量多餐,溫度適中(室溫)的軟質或流質溫和飲食(如:麥類、奶製食品、冰淇淋),避免刺激性物質(如:酸辣食物、煙、酒),並可利用吸管吸食,若有需要則使用鼻胃管灌食。
n 脫髮:因毛囊細胞分裂快速,而有脫髮之現象,可用假髮或頭巾等飾物來掩飾。脫髮只是短暫現象,停止用藥一段時間之後,毛髮自然會恢復生長。
n 皮膚色素沉積:一般認為是因黑色素刺激荷爾蒙(MSH)增加而引起的,延著注射化學藥物的靜脈出現,而指甲床、口腔黏膜或全身亦會發生。應避免陽光直接曝晒,以免加重症情;但此現象在治療結束後會漸漸消失。
Ø 骨髓抑制而引起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降低的問題
n 紅血球下降:出現貧血現象,病人容易感到疲倦、頭暈、運動時很容易上氣不接下氣,易有寒冷及呼吸短促的現象。此時應有適當休息,避免勞累,依體能而適度安排活動,採取漸進性動作,避免跌倒,必要時則需輸血治療。
n 血小板下降:出血時間會延長,皮膚容易發生紫斑、瘀青;若下降太低則口腔、陰道、直腸、尿道及顱內等都是易發生出血的部位。應避免劇烈運動、碰撞、舉重物、用力擤鼻涕、用力排便、使用一般刮鬍刀、穿緊身物、做肌肉注射、灌腸、量肛溫、使用阿斯匹林及抗凝劑等等,以避免出血。並隨時觀察有無出血徵象如:頭痛、視力模糊、嘔吐、頸部僵硬、血壓上升、脈博變快等現象發生。
n 白血球下降:使人容易感染,其症狀及徵狀包括喉嚨痛、咳嗽、鼻塞、發燒、排尿有灼熱感、寒顫、皮膚傷口呈現發炎現象、眼睛或耳朵有膿樣滲出液,此時應適當休息,進食新鮮煮熟食物。白血球小於3,000/cm3時要帶口罩,並避免與有傳染病或有潛伏性傳染病的人接觸;保護皮膚黏膜的完整,維持良好個人衛生,每日檢查皮膚,注意體溫及身體變化以監測有無感染發生。注意是否有頭痛、幻覺、煩躁不安、無法休息或意識不清、定向感改變等中樞神經系統的改變,此為菌血症的初兆。凡有以上之各種副作用或問題時,皆應立即前往醫院尋求解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